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0-10-21 15:54
来源:本站
创新实践 砥砺奋进
努力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
咸阳市慈善协会2017年工作总结
2016年12月23日换届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在省慈善协会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新一届理事会坚持以贯彻国家《慈善法》为根本,广泛募集慈善资金,大力开发慈善项目,积极发展自愿者队伍,加快培育慈善文化,协会各项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轨道。一年来,共募集善款(物)5661.69万元,慈善项目支出资金701.88万元,惠及10万多名城乡弱势群众,志愿者服务组织达到211支、累计人数20658人,慈善事业覆盖面越来越大,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,发展前景越来越好。
一是坚持以募集为基础,不断壮大慈善资金规模。
始终坚持把募捐作为慈善事业的生命线工程,创新募集方式,拓展募集渠道,广泛动员,积极联络,主动出击,全力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工作,为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。一是面向会员抓募捐。结合召开市慈善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,在协会会员和会员单位中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活动,动员广大会员奉献爱心,共募集到账善款538.5万元。二是助推脱贫抓募捐。紧紧抓住中国银行定点帮扶我市“北四县”精准脱贫工作的机遇,广泛联络,积极争取,主动对接,于2017年5月与中国银行总行签订“北四县”定点扶贫合作协议,共接收中国银行联系落实的慈善捐款3212.85万元。11月与中国银行(卢森堡)有限公司签订35万元的肉牛养殖项目捐赠协议,帮扶永寿县常宁镇安德村68户289名建档立卡贫困群户建设存栏规模160头的肉牛养殖场。三是资教助学抓募捐。充分利用中银香港百年华诞的机遇,及时通过中银香港与香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沟通,在7月7日参加了中银香港百年华诞庆祝大会,接受中银香港等5户爱心企业捐赠2000万港元,设立“北四县”助学奖教基金,基金将以留本取息的方式,每年用基金收益80万元人民币用于“北四县”教育扶贫事业,奖励长期扎根边远山区的优秀老师,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。四是策划项目抓募捐。紧紧围绕城乡群众最紧要的民生项目,广泛联络社会各界关注慈善,奉献爱心,先后联络南京我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分公司于6月1日,向彬县北极镇旺安村希望小学捐赠价值40800元的小课桌68套,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;联络陕西正大国际家具家电有限公司于9月19日,向淳化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捐赠价值32868元的课桌100套、图书1500本,向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捐赠47705元建设小橘灯图书室,支持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。五是依托中华慈善日抓募捐。结合开展9·5中华慈善日募捐活动,在市县两级协会中深入开展9·5慈善一日捐和9·9腾讯网上募捐活动,动员广大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,市县两级网上捐款和现金捐款达到500多万元,其中彬县、淳化、三原、兴平、泾阳等县市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一日捐活动,取得良好效果。陕西国润集团公司、市中心医院、泾阳永安医院、市天然气总公司、彬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、咸阳福园房地产开发公司、渭城基督教协会、咸阳银杏老人院等企业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,奉献爱心,为发展慈善事业添薪助燃。
二是坚持以项目为载体,深入开展慈善救助活动。
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动力,创新项目管理,推进慈善工作项目化、项目工作规范化、管理质量品牌化建设,从制度机制上强化规范管理,狠抓工作落实。一是救助项目抓深化。深入开展“情系千家·暖送万户”春节送温暖活动,落实慈善慰问金69.76万元,慰问困难户2800户。扎实开展“爱心关照·慈善帮困”特困职工救助活动,联合市总工会举行“爱心关照·慈善帮困”特困职工救助款发放仪式,落实慈善救助资金14.4万元,向60名特困职工每人发放救助金2400元。联合市教育、团委、民政、妇联等部门,在渭城区文汇路小学举行了庆“六一”向贫困(留守)儿童送爱心联合慈善大行动启动仪式,落实慰问品资金23.7万元,向全市2370名贫困(留守)儿童每人发放价值100元的学习用品。深入开展“爱心满世界”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,向全市133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43.7万元。深入开展九九重阳节向贫困老人送温暖慈善大行动,落实慰问金12万元,慰问贫困老人2400名。二是助学项目抓拓展。紧紧围绕省慈善协会的安排部署,落实慈善资金90万元,在兴平市、泾阳县、三原县、礼泉县、彬县落实“留守儿童之家”项目五个,每个项目18万元;协调资金20万元,在乾县、永寿县、旬邑县、淳化县落实“慈善筑巢”项目四个,每个项目5万元;协调资金5万元,在武功县落实“关爱花蕾”项目一个;协调资金15.6万元,推动淳化县“衣恋阳光班”项目的落实。举办中银咸阳“北四县”(永寿县、长武县、旬邑县、淳化县)助学奖教基金发放仪式,落实慈善资金80万元,向“北四县”40名优秀每人教师发放资助金5000元,向120名贫困孤儿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,向180名贫困残疾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。三是扶贫项目抓精准。围绕精准脱贫工作大局,我积极策划项目,因村制宜,因地制宜,细心选择,积极策划、跟进和落实脱贫项目。6月21日举办了慈善精准脱贫项目签约仪式,先后与淳化县、永寿县、乾县签订了总投资218万元的脱贫项目。其中,淳化县石桥镇引安村200只奶山羊养殖项目投入慈善资金60万元,永寿县甘井镇北庄村黑小麦种植加工销售项目投入慈善资金60万元,乾县梁山镇先锋村500头生猪养殖项目投入慈善资金50万元,乾县梁山镇关头社区桥南村安全饮水项目投资慈善资金28万元,礼泉县昭陵社区前山村肉牛养殖项目投入慈善资金10万元,昭陵社区南阳村产业扶贫项目投入慈善资金10万元。淳化县石桥镇引安村奶山羊养殖项目、永寿县甘井镇北庄村黑小麦种植加工销售项目、礼泉县昭陵社区前山村肉牛养殖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。四是自主项目抓合作。积极联系爱心企业,加强慈善项目的合作与落实。先后联系广东民源物流有限公司,落实慈善项目资金10万元,在礼泉县开展智慧慈善养老扶持项目试点,向居家空巢老人安装一键通智慧养老终端机,为居家空巢老人提供医疗、出行、用餐等方面的便利服务,探索慈善助老服务的“智慧模式”。协调陕西正大国际家具家电有限公司,开展向环卫工人送温暖活动,落实慈善资金3.5万元,向175名环卫工人发放价值200元的米、面、油、水果等慰问品,项目已实施四年时间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
三是坚持以慈善文化为桥梁,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。
始终坚持把普及慈善意识、弘扬慈善文化、提升慈善理念作为发展壮大慈善事业的重要举措,唱响主旋律,打好主动仗,努力营造人人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。一是积极搭建慈善网络平台。联系市信息办创建了咸阳市慈善协会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,完成了慈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搭建、升级、改版,推动慈善事业互联互通,全面提升咸阳慈善互联网能力,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参与慈善事业,分享互联网公益成果,开启了咸阳网络慈善新格局。二是全面加快慈善新闻宣传工作。全面加强与《咸阳日报》、咸阳电视台、《今日咸阳》、《西咸都市报》、《陕慈快讯》、《各界导报》等主流新闻媒体和省内慈善专刊的合作,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。截止目前,协会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50多篇,其中《咸阳日报》10篇,咸阳电视台11篇,《今日咸阳》6篇,《西咸百姓报》6篇,《陕慈快讯》12篇,《各界导报》8篇,在此基础上,编辑咸阳慈善简讯10期。特别是《发挥慈善力量,助推精准脱贫》、《中银香港百年华诞,慈善助学心系咸阳》、《咸阳市慈善协会携手中国银行设立“北四县”定点扶贫资金和助学奖教基金》等新闻宣传稿件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刊发后,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,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咸阳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为加快慈善事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。三是大力实施“慈善教育与实践”项目。深入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,先后在西咸高新小学、咸阳彩虹小学、文汇路小学等中小学推进慈善课本进课堂活动,经过几年的推广,在市内众多高校中初步形成了慈爱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四是坚持以志愿服务为平台,不断壮大人力资源队伍。
始终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,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慈善,参与慈善,奉献爱心,加快构建大慈善工作格局。一是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机制。召开2017年慈善志愿者总结表彰暨服务队授旗大会,对9家慈善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、54名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、19名三星级志愿者、35名二星级志愿者、42名一星级志愿者进行了大会表彰,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志愿者服务的热情。二是发展壮大志愿队伍。全年新增志愿者10632人,其中市志愿者分会发展志愿者6144人,志愿者服务组织增至211支,市直属志愿者服务队由2016年的19支增加至31支,全市志愿者人数累计达到20658人。三是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。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与品牌项目有机结合,以“三大活动”、“3·5”志愿服务活动周、“一元关爱”服务、“9·5慈善一日捐”等活动为契机,重点组织安排全市实施了“春节送温暖志愿者联合大行动”、“‘六一’联合慈善大行动”,“爱为宝”旧衣回收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,全年参与志愿服务达到6000人次,慰问和服务城乡弱势群体2万余人次,累计服务时长达28万小时,人均时长14小时,全市慈善志愿服务体系和志愿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。
五是坚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,努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。
着眼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,坚持从协会自身建设抓起,创新管理服务机制,全面加强制度建设,推动慈善事业规范化、制度化、专业化。一是完成协会内设机构组建工作。按照行业协会的有关要求,结合协会职能,完成协会“三部一室”(募集联络部、项目部、宣传部和办公室)组建任务,确定专人负责,打造专业团队,推动协会各项工作科学、高效、规范运行。同时,根据《慈善法》和有关文件的新规定,协会申报取得了慈善组织资质证书,公开募捐资质证书已上报有关资料,正在加快办理之中。二是加强协会会员管理服务。结合协会换届工作,通过办理会员证、单位会员牌、会员通讯录,全面加强会员之间、会员与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。建立会员定期走访、回访机制,服务广大会员参与慈善事业发展,努力把协会建成“会员之家”、“慈善之家”。三是抓好县级协会换届和组建工作。指导渭城区召开协会组建和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,完成了渭城区慈善协会的组建任务。指导三原县、淳化县完成协会换届任务。指导秦都区、长武县成立慈善扶贫协会,实现了县级慈善组织全覆盖,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。四是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。按照“公开透明、规范高效”的原则,健全完善协会工作运行机制,建立健全财务管理、项目审批、监督运行等规章制度,做到按规矩办事,全面增强慈善公益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。
新一届理事会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工作实践,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,慈善事业作为光彩而高尚的公益事业,意义重大,影响深远,使命光荣。做好慈善事业,努力构建大慈善格局,一是要把慈善募捐工作作为首要任务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积极奉献爱心,不断壮大慈善募捐资金规模,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。二是要把慈善项目落实作为重中之重,紧紧围绕社会关注、群众急需的民生问题,积极策划项目,精心实施项目,努力打造精品项目,以项目凝聚人心,扩大影响,塑造品牌,推动慈善事业不断进步。三是要把塑造慈善文化作为根本保障,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宣传教育活动,让慈善文化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校园,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,真正让慈善文化成为一种社会自觉。四是要把落实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支撑,对热心慈善、关注慈善、参与慈善的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,要落实激励政策,给荣誉、给实惠、给名分,让参与慈善事业成为人人羡慕的光彩事业,为构建大慈善工作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。
2018年1月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