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0-10-21 15:52
来源:本站
咸阳市慈善协会2018年工作要点
2018年,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更是加快精准脱贫步伐、决战全面小康的攻坚之年。做好慈善扶贫工作,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
总体思路:坚持以贯彻国家《慈善法》为根本,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大局,秉承“扶贫济困、乐善好施”宗旨,大力开发慈善项目,广泛募集慈善资金,积极发展自愿者队伍,加快培育慈善文化,创新理念、创新机制、创新模式,着力为加快精准脱贫助力,为决战全面小康贡献力量。
主要目标:慈善募集资金300万元;策划立项各类慈善扶贫项目30个以上,落实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,慈善扶贫事业惠及5万人次;发展志愿者1.2万人,使全市志愿者队伍达到3万人以上;妥善管理慈善基金,确保慈善基金增值效益达到4.5%以上。
围绕全年目标,突出抓好五项重点任务:
一、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,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
1、抓好四大慈善关爱项目。
一是扎实开展“情系千家·暖送万户”春节送温暖活动,帮扶全市城乡困难群众过上一个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;二是扎实开展向贫困儿童送爱心联合慈善活动,救助帮扶贫困儿童欢度“六一”儿童节;三是扎实开展慈善项目金秋助学活动,救助帮扶高考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想;四是扎实开展九九重阳节关注老人送爱心慈善活动,救助帮扶贫困老人欢度重阳节。
2、抓好慈善帮困救助活动。
一是积极抓好2018年度全省“慈善筑巢”助学项目的申报、立项工作;二是持续做好韩国“衣恋阳光班”淳化教学点的管理教学工作,全年争取补助资金15万元;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好全省“爱心关照·慈善帮困”救助活动,救助帮扶城乡困难职工50名以上;四是抓好兴平市、泾阳县、三原县、礼泉县、彬县五所“留守儿童之家”项目落实管理工作;五是实施并开展好武功县“关爱花蕾”项目;六是积极争取“慈安桥”项目,解决群众出行难题;七是协调抓好慈善“救急难”项目申报工作;八是抓好“慈善老年大学”项目落实工作。
3、抓好慈善精准脱贫项目。
一是发挥协会职能,协调相关企业抓好“万企包万村”精准脱贫工作;二是落实建行定向慈善资金15万元,抓好乾县、泾阳县、彬县相关村的定点帮扶工作;三是联络河南飞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,帮助全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抓好慈善路灯安装工作,改善基础设施条件;四是抓好中国银行“北四县”定点扶贫工作,全年计划落实扶贫资金2000万元以上,助力“北四县”脱贫攻坚。
4、积极策划争取各类慈善项目。
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,结合全市工作实际,积极策划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扶贫救助等项目资金,加强与国际慈善机构、中华慈善总会、省慈善协会、省扶贫基金会等行业协会的联络沟通,力争年内争取和落实一批慈善项目资金,解决城乡困难群众衣食住行等难题。
二、加大慈善募集力度,壮大慈善资金规模
5、开展慈善定向募捐活动。
在协会常务理事、理事和会员中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活动,引导和鼓励协会会员奉献爱心,支持慈善、参与慈善、践行慈善。加强与省外咸阳知名人士、知名企业家的联络,鼓励在外知名企业家关注家乡,热爱咸阳,奉献大爱,让慈善义举温暖千家万户。
6、开展慈善公开募捐活动。
在9月5日“中华慈善日”组织开展好“慈善扶贫一日捐”活动,倡议和号召全市党政机关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,人人献爱心扶贫捐赠,让慈善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光荣使命与责任,人人献出一份爱,让慈善阳光温暖咸阳大地,为助推全市脱贫攻坚贡献力量。
7、开展慈善网上募捐活动。
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,组织开展好腾讯“9·9公益日”活动,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扶贫济困、安老扶孤、资教助学、恤病助残、关爱儿童、救灾救困等慈善公益活动中来。
三、推进人力资源建设,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
8、发展党政机关志愿者队伍。
学习借鉴省慈善协会在省级党政机关发展志愿者的先进经验,组建咸阳市机关志愿者服务队,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慈善公益事业,力争年内实现市级机关志愿者服务队达到1500人以上。
9、发展大专院校志愿者队伍。
充分发挥咸阳高校资源密集的优势,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、陕西能源职业学院、陕西国际商贸学院、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组建志愿者服务队,动员高校学生利用慈善公益事业,参与社会实践,力争年内新发展高校志愿者1500人以上。
10、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。
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平台,组建多行业、多领域、多功能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,丰富志愿者活动方式,动员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,努力在全社会营造“人人可慈善,慈善为人人”的社会环境,力争年内新发展社区志愿者1500人。
11、发展基层志愿者队伍。
充分发挥各县市区慈善(扶贫)协会的社团优势,不断发展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伍,加强慈善人力资源建设,扩大慈善服务的覆盖面,力争年内各县市区发展志愿者600人以上。
四、大力培育慈善文化,扩大慈善社会影响力
12、建设慈善信息管理系统。
以建设“智慧城市”为契机,充分利用“大数据”、“互联网+”等现代信息技术,联合市信息办,加快建设咸阳慈善信息管理系统,更新咸阳慈善门户网站,设立咸阳慈善微信公众号,上半年建成全市慈善信息管理系统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。
13、加大慈善事业宣传力度。
充分利用网络、报刊、杂志等新闻媒体,广泛宣传国家《慈善法》,宣传全市10位慈善工作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,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80篇以上,努力做到在省市主流新闻媒体上有报道,在全省慈善行业杂志中有声音,在慈善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有信息。
14、大力培育慈善品牌文化。
广泛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企业活动,推动慈善读本进课堂,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,努力扩大慈善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。
15、抓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工作。
通过“中国社会扶贫网”有效搭建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,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依托该网平台开展社会扶贫,把贫困户的需求和互联网有机对接起来,为我市扶贫打造一个全方位、多功能“互联网+社会扶贫”平台,力争全市贫困需求信息对接率达到35%以上。
五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慈善事业工作水平
16、加强协会会员管理服务。
结合协会换届工作,通过办理会员证、单位会员牌、会员通讯录,全面加强会员之间、会员与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。建立会员定期走访、回访机制,服务广大会员参与慈善事业发展,努力把协会建成“会员之家”、“慈善之家”。
17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。
按照“公开透明、规范高效”的原则,健全完善协会工作运行机制,建立健全财务管理、项目审批、监督运行等规章制度,做到按规矩办事,全面增强慈善公益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,提高慈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。
18、全市各级慈善扶贫组织和广大会员要积极行动起来,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,秉持乐善好施、扶贫济困的历史传承,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,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,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,同心同德,奋发进取,让慈善阳光普照咸阳大地,让慈爱情怀温暖千家万户,不断谱写咸阳慈善事业的新篇章!
2018年1月31日